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核心素养生命观的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策略研(3)

来源:财富生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1]赖邵华.基于概念教学发展生命观念素养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杨永亮,广东省云浮市,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

[11]赖邵华.基于概念教学发展生命观念素养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杨永亮,广东省云浮市,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物核心素质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感四个方面。其中,生命观念是核心,理性思维是关键,科学探究是途径,社会责任是归宿。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如何有效地渗透和实施,仍然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文章尝试性就基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教学渗透进行探讨。一、 什么是生命观念人教社生物室谭永平老师认为“生命观念”是以回答“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动怎样进行”“生命为什么是这样”等问题的观点和思想。笔者认为,高中生物学中的生命观念是从生物学的概念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生物思维或生物思想,是生物学概念和规律的提炼升华。它从生物学的角度阐述和看待事物,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这种生物学思想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他以后的发展。(一)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物学的核心目标是认识生命是什么。从组成细胞的元素到承担生命活动的蛋白质,从细胞内部结构各关系到生物圈,生命观念的物质观、系统观揭示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质观、系统观是认识生命系统的基础。(二)生命的活动“怎么样”生命活动的本质是生命各方面的联系。包括有机体和有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机体之间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的关系。生物学认为结构决定功能,稳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稳态通过调节来实现。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构成了生命系统的统一体。(三)生命“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必须从生命的时间轴的角度来看待生命的起源和历史。生命观念是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理解生命所确立的思想观念。它来自回答诸如生命从何而来、何去何从、是什么样的问题。所有的生命现象都必须在进化中寻找。遗传与变异是它的基础,进化则是它的去向,进化观是特具生物学学科特色的一个概念。二、 有效渗透落实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日常课堂教学是获得生命观念的主要途径,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均优于其他方式。它可以潜移默化地长期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既能获得生物学知识,又能落实生命观念的形成。(一)聚焦大概念教学,形成生命观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通过大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它反映了客观事物普遍性和根本性的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共同特征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一个概念。生物学的大概念是生物学课程中对生物学事实和现象的概括,是用生物学知识对生命现象的解释。它包括对原理和理论的理解和分析,是生物学科知识的主干。生物学大概念不等同于生物概念,它是一种生物学思想或观念。高中生物课程是围绕着几个生物学大概念开展,它的内容框架如下图。生命观念源于生物学的概念,重视生物学概念的建构是培养生命观念的主要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以生物学事实为出发点,聚焦生物学大概念,对生物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围绕生物学的大概念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生命观念。概念教学时聚焦大概念的一个抓手,概念教学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概念的定义,是指对相似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例如,什么是细胞?其次是概念的扩展,是指包含类似的例子,例如具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这些都是细胞概念知识的扩展延伸。最后是概念的内涵,即这些概念实例的共同功能点。例如,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内涵的本质。在概念教学中,抽象概念可以通过图形、标本、对象和模型来可视化和直观化。例如,在学习细胞器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植物细胞的亚微观结构模式,使抽象的细胞器更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实现渗透生命观念的结构和功能观念。(二)巧用小栏目渗透,形成生命观念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除了正文内容外,还设置了许多形式多样,功能不同的小栏目。其中,“本节聚焦”栏目是一些大纲性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节的主要内容;“问题讨论”栏目通常在本章开始之前,设置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节内容;“资料分析”“相关信息”一般是学科知识内容的拓展或跨学科的联系;“思考与讨论”一般是学科知识的实践性或生活性的思维问题;“实验”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除上述内容外,教材中还有其他一些小栏目,这些小栏目为生命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巧用教材中的小栏目,渗透形成生命观念。例如,必修1教材P2“问题探讨”,介绍SARS是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并展示是SARS患者肺部X光片及SARS病毒模式图。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去探索生命的奥秘,了解生命细胞的本质是什么,渗透生观念的物质观和系统观。又如,必修1教材P2“资料分析”,介绍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向学生展示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和受精卵发育成新生儿,让学生感受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渗透生观念的结构和功能观念。再如,必修1教材P7“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多种细胞,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通过高倍镜的观察,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的异同,促进对细胞的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转变,使学生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渗透生命观的发展观。(三)生物科学史教育,形成生命观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高中生正处于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生物科学史的深入挖掘,结合生物科学史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精神,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命规律,促进生命观念的形成。生物科学史在人教版生物学课本教材里面,主要通过“科学家访谈”“科学史话”“科学家的故事”“科技探索之路”等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必修1首页展示给学生是科学家访谈“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与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谈”,材料介绍了在艰苦奋斗的年代,以邹承鲁院士为代表的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则人文情怀的科学史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生命是什么的兴趣。又如,必修1教材P81,科学史“酶本质的探索”是一个探索历程史。在19世纪,科学家认为酒会变酸是纯化学过程,与生命活动无关。1857年巴斯德认为发酵是酵母细胞的功能。然而李比希认为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后来,比希纳证明了是细胞中某些物质,但不知道是什么。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相继获得酶的结晶,并证明酶是蛋白质。透过科学史,可以让学生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课本类似的例子很多,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到“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从“孟德尔遗传因子的发现”到“促胰液素的发现”。生物科学史丰富了科学的过程和对本质的理解,渗透着生命观念。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生命观念。(四)利用生活例子,形成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和理解生命现象。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实例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经常吃的食物进行分类,收集食物的营养成分信息,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渗透结构和功能观。或者我们在家做馒头的时候,我们把制作过程记录下来,和其他同学分享。我们可以体验酵母有氧呼吸的过程,渗透物质和能量观。通过这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总之,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有效地贯彻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参考文献:[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刘恩山.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J].生物学通报,2018(1).[3]谭永平.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外延与整体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8(8).[4]谭永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7).[5]娄蓝英.高中生物学科中生命观念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8(1).[6]唐帮萍,宋丽莎.高中生物学中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7]吴继平.通过生物科学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J].生物学教学,2016(1).[8]赵占良.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J].中学生物教学,2019(6).[9]卜丽君.高中生物教学中建构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2019.[10]朱为娜.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命观念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11]赖邵华.基于概念教学发展生命观念素养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文章来源:《财富生活》 网址: http://www.cfshzz.cn/qikandaodu/2021/0616/1710.html

上一篇:人生财务自由的九个阶段你在哪段
下一篇:提升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思考

财富生活投稿 | 财富生活编辑部| 财富生活版面费 | 财富生活论文发表 | 财富生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财富生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